资源与环境学院实践队交战农膜污染 —莫让“地膜”成为“地魔”

    2018-07-20 10:37:34 来源:资环学院          浏览数:0

7月16日,买球赛的官方网站环境科学专业“膜头杀”团队走进山东临沂沂水县崔家峪镇,进行农膜污染状况的调查与分析,深化理解农膜的污染机制,唤起农户重视土壤环境的意识,为山东省农膜的治理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。

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成熟,中国北方农田地膜的使用量越来越大。农田地膜能有效地控制土壤的温度和湿度,减少水分和营养物流失,促进农作物高产和稳产,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。但是,由于农膜的一次性使用,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残膜留在土壤里,严重危害生态环境,造成白色污染,威胁人类健康。

 

战略武装—理论指导的筹备

在进行实地考察前,该团队集中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查阅,深入了解农膜污染机制。埋入土壤的残膜碎片,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,干扰作物的根系发育;在土壤表面的残留地膜,经光照、高温作用后,释放有毒物质,经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,从而危害人类健康。同时,结合所学专业知识,针对农户、农膜商贩以及村干部,分别制定了三份不同的调查问卷,以更全面地了解农膜使用的实际情况。

正面交锋—沂水农膜的实地考察

7月16日,该团队前往山东临沂沂水县崔家峪镇东荇山头村进行考察。在热心村民公培富的带领下,团队成员一览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盛况,同时也目睹了地膜污染的景象。公培富说他家使用的是黑白双色地膜,附近和他一样的农户使用地膜也都有10年之久了。在团队成员的了解下得知,农户们对用完的地膜通常进行焚烧或者随意丢弃,日积月累,造成了严重的农田白色污染。队员所访问到的村干部和农膜商贩对农膜的危害有更清晰的认知,表达了对生物可降解地膜使用和希望普及的意愿。

 

 

战后重建—对农膜使用的反思与展望

解决地膜污染土壤问题已成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的当务之急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农户必须提高自身环保意识,认识到地膜污染的严重性。同时,科研工作者们应当给予地膜污染土壤治理工作的更多的关注;再者,引进可降解农用地膜,国家应给予可降解地膜的研发和推广以大力支持,加大对不合格地膜使用的监察力度。

通过本次实践活动,该团队对农膜使用现状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,对资环学子肩负的责任有了更强的使命感,对考察地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战胜农膜污染,需要社会多方“膜头杀”力量的共同努力,抵制“地膜”变“地魔”,我们在路上。

责任编辑:朱玘